盐城苏北王,踢球猛学优
来蹭一下“苏超”的热度,感受一下江苏各地之间的火热氛围。
经过几轮的角逐,南通和南京在“谁是南哥”的较量中全力以赴,而江苏南北之间的竞争关系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苏北称雄,苏南吃土。苏锡常在这次竞争中垫底,这让隔壁的浙江湖州人看了或许会心生欢喜,想起了当年的“太湖三霸”,如今也有今日之境遇。
在苏超的赛场上,苏北经历了两场内战,盐城以1比0战胜淮安,登顶“苏北王”;而徐州也以2比0的成绩战胜连云港,吸引入场人数超过2万人。连场次次的激战让许多之前对此不以为意的淮安朋友也开始关注起来。第一场淮安4比0镇江的比分让他们开始欢呼,但当淮安输给盐城时,他们也体验到了落井下石般的失落。
这场“苏超”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事,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2012年那场南京奥体中心的比赛,不仅创造了入场人数和最快进球纪录,更让我对江南的定义产生了思考。南京是否算作江南的一部分,这在江苏球迷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谈到盐城人,我作为一个广东人,深感其读书之风甚盛。在我所就读的复旦大学,盐城的学生数量不少,且成绩卓越。盐城人读书之风深入人心,其中一位盐城文科状元更是令人钦佩。在广东认识的复旦江苏校友中,盐城人也占据着相当的数量。对于这种现象,有盐城校友说:“穷则思变。盐城在大江苏范围内虽为相对落后地区,但读书改变命运的风气深入每个家长及学生内心。”
除了读书之外,盐城人在体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表现。比如权健集团的束昱辉,虽然他的足球事业后来遭遇了挫折,但他的家乡情结却令人感动。他组建的盐城大丰女足等团队都展现出了盐城人的拼搏精神。
再说到江苏的独特性,“散装江苏”并非浪得虚名。县不服市、市不属省的情况在江苏屡见不鲜。江苏人对于同乡之情的看重也体现在各种老乡聚会上,即便是同为江苏人也会因来自不同市县而产生微妙的距离感。这不禁让人想起广东的同乡会情况,虽然广东总体上没有像江苏那样精确到市县的同乡会,但广东的地区教育差异也十分明显。
不过无论是江苏还是广东,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都是一样的。我作为体育委员骄傲地发现,虽然盐城人和江苏人在读书上表现出色,但在体育方面,我的表现可是他们无法比拟的!这让我腰杆挺得更直了一些。
最后回到“苏超”的舞台上,我们不禁要为这个草根联赛点赞喝彩。无论中国足球何时能够真正崛起、无论哪个城市能最终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培育、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精彩和可能、每一个拼搏的身影、每一次热爱的尝试和付出都值得被我们给予最高的赞赏和鼓励。为“苏超”喝彩、为江苏十三太保加油!
上一篇:苏超圈外踢,文旅巧变钱
下一篇:津门虎资金紧张,夏窗难引大牌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