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缺双能卫,后卫仍是难题。试此人,或可突破!
纵观这些年的中国篮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进入NBA的中国球员,多数集中在内线位置,锋线球员相对较少,而在竞争激烈的后卫线上,中国男篮一直缺乏世界级的球员。尽管孙悦的身高达到了两米,但他仍是个例外,实际上,中国男篮在后卫线上从未有正式的NBA球员。这一缺乏世界级后卫的问题,在今年的男篮亚洲杯以及U16男篮亚洲杯上暴露得尤为明显。
在过去的男篮亚洲杯中,虽然赵睿和胡明轩等球员在某些比赛中表现出色,但他们的表现并不稳定。而在U16男篮亚洲杯的比赛中,缺乏一个能够用突破撕裂防守、组织串联全队的好后卫成为了中国队在决赛中面对澳大利亚队时下半场崩盘的重要原因之一。整场比赛中,中国队虽然送出了10次助攻,但陈昱休作为首发控卫的表现并不理想,他的投篮命中率低下,三分球更是未能命中。
在整届U16亚洲杯的比赛中,中国队的后场组织大旗主要由张懿、赵杰和陈昱休扛起。虽然陈昱休作为主控可以贡献6.8分和6.7次助攻,但他的投篮命中率仅有40%,显示出中国男篮在后卫线上的整体实力仍有待提高。陈昱休的这种情况实际上与中国男篮主力控卫赵继伟有些相似,他们在组织方面有所建树,但在攻坚能力上确实有所欠缺,面对欧美强队时容易受到限制。
如果中国男篮能够拥有一名既能进攻又能组织的真正双能卫,再配上已经初具世界级雏形的锋线和内线阵容,那么中国男篮将有更大的机会重回世界篮球的前列。尽管目前这支U16男篮可能难以找到一个未来能成为主力阵容的后卫,但在成年队中,郭士强教练可以考虑尝试从小就接受欧洲青训体系成长的赵维伦。尽管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八出头,但在进攻和组织方面他确实能够做到兼具。如果郭士强教练能给予赵维伦同样的信任和机会如同王俊杰,那么中国男篮的后卫线问题或许能够得到解决。
现今的篮球世界中,拥有优秀的锋线和内线固然重要,但一名能够在关键时刻梳理进攻、接管进攻的后卫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次的U16亚洲杯中,如果中国队有一名如赵维伦般的双能卫,那么他们至少有机会与澳大利亚队僵持到比赛的最后一刻。希望这次男篮亚洲杯和U16亚洲杯的失利能够使国内的教练员们更加意识到优秀后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