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无需羡慕日本,中国男篮需兼备身高与技巧。
**直播吧08月08日讯**
徐杰在《中国榜样》节目中分享了他的看法,他并不认为河村勇辉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出许多,但他的自信和开放的态度,确实给徐杰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资深媒体人付政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付政浩写道:“徐杰在讨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河村勇辉’的话题时,虽然不认为自己技战术方面与河村勇辉有太大差距,但他承认自信和性格方面的差距是存在的。徐杰有这样的认知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对于身材矮小的后卫来说,他们必须将基本功练至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还需要拥有极致的自信心、篮球智商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回顾中国篮球历史,其实我们曾经拥有过一批优秀的矮个子后卫。例如,八一男篮的余邦基,身高仅1.70米,但他却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控卫之一。吴忻水,身高1.78米,在1970年代是国内顶尖的控卫,他以灵活多变的打法著称。还有宫鲁鸣,身高仅1.72米,但他在国家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冷静和精准常常为球队带来关键性的得分。
这些前辈们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的恩师钱澄海,虽然身高在现代标准下也不算矮,但在他执教的时代,他充分发挥了中国男篮小快灵的风格特点。钱指导总结出了中国男篮的‘三把利剑’,并不断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他坚信,无论身高如何,谁的基本功更扎实、谁能在赛场上掌控节奏、发挥技战术优势,谁就能赢得比赛。
对于如今的世界篮球趋势,虽然球员身材趋于高大化、技术全面化、位置模糊化,但像河村勇辉这样的“好小个”球员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然而,他们的身高短板也使得他们在场上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中国男篮在过去通过身材高大化的选材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次跻身奥运前八和一次世界前八。这证明了我们的策略是正确的。我们无需羡慕日本出现如河村勇辉般的“好小个”,但我们也不能只迷信身高。我们需要的是遵循世界篮球的潮流,锤炼出一批既高大又技术全能的球员。这才是中国篮球走向成功的正道。”